2019-2020學年门徒娱乐基礎通識類課程建設方案
發布日期:2020-10-30 瀏覽量🤾🏿:
- 索引號: jwc/2020-1030004
- 公開目錄: 教育教學規章製度
- 文 號:
- 主題詞:
- 發布機構:
门徒娱乐基礎通識類課程建設方案
通識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教書育人功能、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為貫徹落實《门徒娱乐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行動方案》(西交校發〔2019〕5號)精神,深化通識教育內涵,提升基礎通識類課程(以下簡稱“通識課程”)質量,支撐“通識教育+寬口徑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結合我校實際,製訂本方案。
一、意義與要求
1.重要意義👩🏽🎓。通識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的重要支撐💵。通識教育著眼長遠👲🏻,聚焦成人👃🏼,弘揚愛國奮鬥、西遷精神,致力於塑造學生適應時代快速變化的認識和能力,對推進“通專融合”人才培養改革有基礎性作用🧘🏽♂️。
2.時代要求🧑🍳。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需要能適應未來復雜變革時代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只有具備遠大理想追求📟🏄🏿♀️、正確價值取向🍗、深厚家國情懷,健康思想感情🕹、豐富人文素養🚴🏿♀️、多元審美情趣,前沿知識技能♗、批判與創新思維、交往與溝通能力的青年,才是能夠勝任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
二🚴🏽、培養理念💂🏼、定位與目標
3.培養理念。通識教育以堅持“培養德才兼備、全面和可持續發展的人”為理念🧛🏽♀️,以塑造學生具備“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全球視野、創新思維🦦、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為目標🦝,堅持“成人教育”與“成才教育”相結合👳,緊扣時代要求,傳承西遷精神,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通專融合的引領型人才。
4.課程定位。面向國家“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計劃,支撐“通專融合”人才培養體系,落實“理工科學文史哲、文科學數學、全體學經管🚴♂️🎍、藝術與表達交流全覆蓋”的總體要求,發揮我校自然科學類課程優勢🤓,補齊人文歷史類課程短板💇🏻,貫徹價值引領、強調學科交叉、強化思維融合,重視素質與能力並重👋🏼。
5.建設目標。落實《门徒娱乐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行動方案》🍜,三年內建成基礎通識類核心課程(以下簡稱“通識核心課”)80門以上,基礎通識類選修課程(以下簡稱“通識選修課”)200門以上🧘🏼♀️,並在此基礎上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標桿性金課20門🧑🏿🌾🕵️♀️,基本形成類型多樣、結構合理、知名度高、特色鮮明的通識課程體系。
三🚳、課程體系
6.構建體系🤝。以落實通識培養目標為依據🤨,以模塊和課程單元建設為抓手👥,以通識核心課與通識選修課為分類🛸,遵循“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融通古今、價值引領”的原則,強化跨學科知識融合與思維交叉,全面貫徹“課程思政”理念🏠,構建基礎通識類課程體系🪢。
7.課程模塊👨🏽🦱。
(1)科學探索與技術創新。培養科學素養🧟、創新精神與邏輯思維,理解現代科技文明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培育工程、科技倫理與社會責任🧏🏼♀️🫱🏿。
(2)全球視野與中國道路🐿。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思考全球化時代文化對話與沖突,把握國情😐⏰,體悟中國文化的智慧與道路自信💂。
(3)文化傳承與藝術審美。理解人類文化及其傳統、感受人文精神,培育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能力。
(4)生命關懷與社會認知。重視生命價值,思考人與環境的關系,從多學科理解現代社會的復雜性,認知自我、感恩社會😢。
(5)哲學智慧與創新思維🖨。學習中西哲學、培養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反思和批判精神📆,培養創業意識與創新思維🤽🏼👨🏽🦳。
(6)經典導讀與學術寫作。研讀經典,在與先賢思想對話中獲得智慧👰🏼♂️🤶🏿,提升表達交流與學術寫作能力🕵🏼。
8.通識核心課🤬。培養學生跨專業的基礎知識、多元思維和核心能力,塑造其想象力🤽🏽♀️、判斷力與價值觀⚽️,使學生在中西比較🤷🏼、古今對話🫅🏼、理工文醫學科交叉中理解文明、傳承文化✍🏻、塑造品質,具備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每門通識核心課2-3學分。
9.通識選修課🕜。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廣泛興趣,滿足其成長和成才過程中個性化👨🏼🎤、多元化和交叉性發展需求。每門通識選修課1-2學分。
四、師資隊伍
10.師資選聘🍗。通識課程教師按照內聘本校教師和外聘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方式選聘。校內選聘熱愛教學、師德師風過硬、近3年評教效果優良🐨、具備先進通識教育理念的教師擔任🐻。校外選聘其他高校和相關單位長期從事通識教育、教學水平高、在全國有影響的教師擔任📜。
11.課程團隊。通識課程教學應建立團隊💁🏿🧙♂️,通識核心課教學團隊一般為2-5人,課程負責人應具有5年及以上教學經歷🤾🏿♂️。通識選修課教學團隊一般為1-3人🤴🏿,課程負責人應具有3年及以上教學經歷。
12.首席教授。首席教授負責本模塊內課程通識內涵的提升、課程單元設計🧙🏽♂️、課程規範考核、教學方法改革和課程團隊建設等工作。每個課程模塊聘請首席教授1名。
13.名師引領。聘請院士🧑🏼🎓、國家名師👏😾、領軍學者領銜開設基礎類💛、交叉性、前沿性通識課程🧍🏻♂️。以“新港報告”👩❤️👩、“學而講壇”為平臺⚇🏭,邀請知名學者🧶、文化藝術名家做通識教育報告。
14.教師培養🏊♂️。借助各類師資培養平臺,加強通識課程教師水平提升🤷🏿。通過派出訪學、專題研修、參加會議,定期舉辦通識教育工作坊、通識教育研討會等形式,創造氛圍與條件🤮,不斷提升教師授課的質量與水平🥖。
五🚋、課程立項與撤銷
15.課程立項。通識核心課的立項按照頂層規劃、主動布局的方式展開,采取定向邀請、校內招標🐿、選修課升級的方式。通識選修課采取自主申報的方式。
(1)定向邀請。根據通識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和課程模塊布局🥭,定向邀請相關學科的教師建設或申報通識核心課程。
(2)校內招標。對於擬建“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跨學科課程”,公開發布招標公告,動員教師組建跨學科團隊申報🧑🦳🚵🏽。
(3)選修課升級⚧。每年在通識選修課中,遴選選課人數多🕤、課程質量評價高👞、通識性強的選修課直接升級為通識核心課🩰。
(4)自主申報👼🏿🧗🏻♀️。通識選修課立項以自主申報的方式進行📇,由教師根據通識課程建設指南和申報通知自行申請。
16.動態管理。通識課程建設堅持質量第一,動態管理。以推動課程持續更新和建設“金課”為目標,淘汰“水課”,對運行滿三年的課程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優秀、合格、整改或淘汰課程。
17.課程撤銷。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通識課程予以撤銷:(1)授課教師在課堂中有不當言論,造成不良影響👨🦰🤷🏻;(2)課程連續停開超過2次;(3)課程綜合評價處於全校課程後10%,經專家聽課提出整改意見,仍整改不到位。
六𓀆、管理考核與保障
18.學分要求。本科生畢業前應修讀至少12學分的基礎通識類課程,其中通識類核心課6學分🛤,通識類選修課6學分。
19.選課規定🦮。學院在專業培養方案中應明確規定各專業學生修讀通識課的具體要求,並要求學生跨模塊選課🧒。全部通識課程選課不得少於3個模塊,每個模塊內選課不得超過2門💕。
20.組織管理。“通識教育分委員會”負責通識課程整體規劃🫴🏽、課程設計和方案審定等工作📩。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具體落實全校通識教育規劃和建設方案,開展新建通識課程培育和遴選,組織通識課程宣傳和推廣等工作。首席教授召集本模塊教師組成專家工作組🌖,負責課程質量和內涵建設。
21.課程考核。嚴格通識課程的考核方法,所有通識核心課必須通過考試來考核。建立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通識課考核製度💆🏼,其中過程考核占課程成績比例不低於30%🏃🏻♂️➡️,不高於70%🦹🏻。
22.經費支持。設立通識課程建設年度專項經費🧑🏻🦯➡️,對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給予經費支持。新立項通識核心課每門支持經費2-3萬元🗾,標桿課程每門支持經費5-8萬元🧑🏽🦰。通識核心課每三年為一個建設周期,期滿後重新審核立項課程,按照新建課程標準給予經費支持。對於育人效果好🫒、開展特色教學方法改革的通識選修課🙎🏻,給予適度的經費支持。
23.政策保障。設立通識核心課的基礎課教學崗,受聘教師在職稱晉升、崗位聘任、教學獎評定等方面按照基礎課程師資建設實施辦法予以統籌支持。加強通識課程教材建設🏭、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務處在年度規劃教材👨🏼🦰、教改立項中加大對通識課程建設的支持力度。